異形風管的制作工藝和流程一般如下:
設計與放樣
設計圖紙:根據工程實際需求和通風系統設計要求,繪制異形風管的詳細圖紙,明確其尺寸、形狀、連接方式等參數。
展開下料:對于復雜形狀的異形風管,需要通過計算或使用專門軟件進行放樣,將三維的異形風管展開成二維的平面圖形,確定板材的下料尺寸和形狀。
材料準備
選擇材料:根據風管的使用環境和要求,選擇合適的板材,如鍍鋅鋼板、不銹鋼板、鋁板或復合材料等。
檢驗材料:對采購的板材進行質量檢驗,檢查其厚度、平整度、表面質量等是否符合要求,同時核對材料的規格和數量。
材料切割:按照放樣后的尺寸和形狀,使用剪板機、等離子切割機或激光切割機等設備對板材進行切割下料。對于一些曲線或不規則形狀的切割,可能需要使用數控設備來保證切割精度。
成型加工
彎曲加工:對于彎頭、圓形變徑風管等具有彎曲形狀的部件,需要使用彎曲設備進行加工。常見的彎曲方法有機械彎曲、液壓彎曲和手工彎曲等。在彎曲過程中,要控制好彎曲半徑和角度,避免板材出現裂紋或過度變形。
咬口連接:將切割好的板材通過咬口機進行咬口處理,使板材的邊緣能夠相互咬合連接,形成風管的主體結構。咬口的形式有多種,如單咬口、聯合角咬口、按扣式咬口等,根據風管的形狀和要求選擇合適的咬口方式。咬口連接應緊密、牢固,不得有縫隙或松動現象。
拼接與焊接:對于一些無法通過咬口連接的部位,如天圓地方風管的圓形與矩形部分的連接,或大型異形風管的拼接,可能需要采用焊接的方式進行連接。焊接時要注意選擇合適的焊接工藝和焊接材料,保證焊接質量,避免出現焊接缺陷,如氣孔、夾渣、裂縫等。焊接完成后,要對焊縫進行清理和打磨,使其表面平整光滑。
加固處理:為了提高異形風管的強度和穩定性,防止在使用過程中出現變形或破裂,需要對風管進行加固處理。加固的方式有多種,如采用角鋼、槽鋼或加固筋等進行外部加固,或在風管內部設置支撐結構。加固件的間距和規格應根據風管的尺寸、形狀和使用壓力等因素進行合理設計。
配件安裝
法蘭安裝:在異形風管的兩端安裝法蘭,以便與其他風管或設備進行連接。法蘭的形式和規格應與風管相匹配,通常采用角鋼法蘭或共板法蘭。安裝法蘭時,要保證其與風管的軸線垂直,螺栓孔的位置應準確無誤,以便于連接螺栓的安裝。
其他配件安裝:根據通風系統的要求,在異形風管上安裝各種配件,如調節閥、防火閥、消聲器、風口等。這些配件的安裝位置和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,確保其能夠正常工作,并且與風管的連接牢固、密封良好。
質量檢驗
外觀檢查:檢查異形風管的表面是否平整光滑,有無明顯的劃痕、變形、裂縫等缺陷;咬口和焊縫是否均勻、牢固,有無漏縫或孔洞;法蘭和配件的安裝是否牢固、位置是否正確。
尺寸精度檢查:使用量具對風管的尺寸進行測量,包括長度、寬度、高度、直徑、彎曲半徑等,確保其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。尺寸偏差應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,一般來說,風管的邊長允許偏差為±2mm,直徑允許偏差為±1mm。
密封性檢查:對異形風管進行密封性試驗,以檢查風管是否存在泄漏現象。常見的密封性試驗方法有漏光法和漏風量法。漏光法是在黑暗的環境中,用強光手電筒在風管內部照射,檢查風管外表面是否有光線泄漏;漏風量法是通過專門的測試設備,對風管施加一定的壓力,測量其泄漏的風量,以確定風管的密封性是否符合要求。
表面處理與標識
表面處理:根據風管的使用環境和要求,對異形風管的外表面進行防腐、保溫等處理。常見的表面處理方法有噴涂防腐漆、粘貼保溫材料等。防腐漆的選擇應根據風管的材質和使用環境來確定,確保其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和附著力;保溫材料的選擇應考慮其保溫性能、防火性能和施工方便性等因素。
標識標注:在異形風管的外表面標注清晰的標識,包括風管的名稱、規格、流向、安裝位置等信息,以便于施工安裝和日后的維護管理。標識的內容應準確、清晰、耐久,可采用噴涂、粘貼標簽或打印等方式進行標注。